2017年广东录音师协会录音作品评比活动小结及作品分析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首席录音师 谢倍伟 | 作者:gdareadmin | 发布时间: 2017-11-27 | 34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东广播电视台 首席录音师 谢倍伟

 

经过数月筹备与作品征集,以及两天的集中听评和作品评析,2017年广东录音师协会录音作品技术质量评比,于7月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录音技术质量评比活动,共收到参评作品34件,分别来自省内电台、电视台、唱片公司、省粤剧院、星海音乐厅和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作品类型涵盖音乐、语言、广播剧、专题等。其中广播系统作品19件,电视专题两件,唱片大类13件。从录制技术上看,唱片类中音乐作品水平较高,广播系统送评音乐作品,问题较多。为了提高省内广播电视行业以及录音师协会会员的录音制作水平,现将在本届作品中发现的一些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拿出来,进行分析点评,希望借此帮助大家找到技术上的症结所在,改进提高,其中提及一些作品,也希望相关制作人员理解,并非要抑此扬彼,仅仅是作为业务探讨和技术分析。

 

一、共性问题——电平过大

先来说说所有类别作品的一个共性问题,电平过大。



1 电平过大的某语言作品

 

这是某个语言类节目的波形截图,我们可以看出,电平几乎用到满幅,作为一个纯语言类节目电平录得这么大就太过分了

关于录音电平的问题,我们历年来强调过很多次,不能把所有节目的最大电平都用到0dbfs。

在电平问题上,我们是有国家标准的,即《GY/T 192-2003 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根据该标准:在广播电视音频系统中,数字设备的满度电平值0dBFs对应模拟信号电压电平+24dBu考虑到我国广播电台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允许满度电平值0dBFS对应模拟信号电压电平+22dBu的数字设备继续使用

另外,根据《GY/T 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节目电平最大值不超过-6dBFs(注意,是-6dBFs,不是0dBFs),语言电平最大值不超过-12dBFs(见图2)。

 

 

2 GY/T 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

对节目音频信号电平的相关规定

 

 

所以,如果,参照以上国家标准,上面那个语言类节目的电平就几乎大了十几个dB了。纯语言类节目如此,音乐节目也有很多电平过大的,比如下面这个节目:

3 电平过大的某音乐作品

 

该音乐节目,大段电平都是满的,用到了0dbfs,看样子,似乎使用了NORMALIZE一类的工具做过电平归一化处理。

近年来,随着数字音频制作技术的普及,一个节目的电平轻易就可以做到系统的最大不失真,可在我们制作行业里,对节目电平的控制意识却越来越模糊了,甚至有人说,市场就是这样,你秉持标准,就会在这个行业里吃亏,于是,我们都在斗大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正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合成谬误理论:看演出,人人都怕看不见,于是起立、踮脚、站凳子、站凳子上踮脚……最后,全场人都在用最高成本获得最差效果。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谁第一个站起来的?

另外,除了国家标准对录音电平的限定外,我们也还要考虑所录的内容,试想,一个轻声耳语的语言演播如果与一个摇滚音乐的电平一样,都录到0dBFs,那样的节目还能听吗?

 

节目电平提升后,虽然由于响度提高某些细节貌似清晰了,明亮度增加了,但是,也损失了节目的柔和度、圆润度、真实度、平衡度。这些内容,在我们做录音技术质量评比时,是评委们要均衡考虑的,不能顾此失彼。

 

二、主观音质评价

前面提到了主观音质评价的考量标准,就再简单说一下。下面的表格,是总局录音技术质量奖评审时,参考的主观音质评价项目,以及各个项目的含义。

 

评比项目

含义

明亮度

高、中音充分,听感明亮、活跃

丰满度

响度适宜,听感温暖、厚实、有弹性

圆润度

优美动听、饱满、润泽、不尖噪

柔和度

声音温和、不尖、不破,听感舒服、悦耳

真实度

保持原有声源的音色特点,无染色、无失真

平衡度

节目各声部比例适宜、高、中、低音搭配得当

立体声效果

声像分布连续,结构合理,定位明确、不漂移,宽度感、纵深感适度,空间感真实、活跃、得体

制作难度

录制的难易程度、录制过程中的创新性与主观能动性,录制器材使用得当、处理方法贴切,有助于内容表现

总体印象

对被评节目的总体音质效果的综合评价

 

主观音质评价,是除了噪音、失真、电平、左右声道平衡等等这些仪器可测量的纯技术指标外的主观考量项目,也就是这几个“度”。当然,这几个“度”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重叠或者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地方,而且,既然是主观评价,就存在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等等,都会影响对这些主观项目的评分,所以,主观音质评价往往需要多个评委评分的平均。本届活动,我们一共请了12位评委,除了广州本地的,还邀请了湖南、广西、深圳等地的电台、电视台的资深音频工作者。今年,终评计分采用的是算术平均,考虑到会有评委本人或所在机构作品参评,这一届,我们采用的是本人相关作品回避打分的方法,以示公允,经评委会会后讨论商议,建议下届采用去掉最高最低分后的算术平均。

4 技术评审工作中的评委

 

、关于监听电平

对于审听室的监听电平,也是作为录音技术质量评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根据2003年10月中国广播技术发展论坛上张杰先生的《数字音频设备立体声审听技术规范建议书》,审听环境的声压级应采用DAT-18dBFs粉红噪声,音箱前6米内有效听音区域的声压级达到80dBfs(A)SPL(-18dBFs对应0VU,+4dBu,也就是0dBFs对应+22dBu),本次评比活动,原也计划采用这样的标准,但是,考虑到现在录音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电平过大的,长时间在如此大音量环境中审听,会导致听力不适、疲劳,最后经本届评委会反复试听感受后,共同认为75dBFs(A)SPL较为适合。

实际测量中,由于采用了-20dBFs的粉噪,故声压计上显示在73dBfs(A)SPL左右。

5  审听室监听声压级的测量

 

四、某些节目技术分析

 

1、语言类

先说说语言类节目吧,今年的语言类作品,对电平控制总体较好,但仍然有个别作品,电平过大,听感刺耳、毛糙,缺乏弹性与松弛的场感。

有些语言类作品,似乎使用了较大的压缩,节目整体动态不大,也就是感觉演播情绪应该扬起来的地方,却大不起来,较压抑感。如《最后的藏羚羊》。

还有一些语言类节目,感觉在话筒使用上存在不当的地方,或是距离话筒太近,导致人声低频过度提升,个别地方甚至有喷话筒的问题,或是对播时,话筒串音导致声音发空等问题。

还有一种问题是语言演绎上缺乏感染力,情绪平淡,不抓人。或许,严格说这够不上技术问题,而应该算是艺术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作品,艺术的感染力以及作品的整体印象也是很重要的。如《故里小溪》。

另外,有些作品,还存在配乐不讲究的问题,如《故里小溪》,感觉音乐与语言演播毫无关联,仅仅是衬上声音,让语言间隙里也有声音罢了。

一个好的配乐,是要与语言演播的情绪同步起伏的,音乐的调性、配器的选择、乐器的层次、强弱,甚至一些弦乐弓法上的变化,如长弓、颤弓、拨奏等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配乐上细腻的表现,是我们做后期制作时需要花心思去研究的。

建议大家找来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影片《爱乐之城》看一看,那段代表着男女主角爱情的旋律,在影片中出现过5、6次,而前后两次较完整的演奏在钢琴的处理上却大不一样,第一次没有踩柔音踏板,声音清亮,象征了初遇时的爱情,青春明媚,而第二次却是踩了柔音踏板的,声音黯哑、朦胧、遥远,恍若多年坎坷后,深埋心底尘封已久的那份感情。配乐中乐器音色的变化,是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此细腻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2、片花类

片花、广告类作品,虽然短小,但是在制作上,却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从语言演播、录制到语言的后期处理,从音效的选择到对声场空间的使用,从音乐的情绪到关键节点上的语言与音乐对位,这些都要我们仔细揣摩。

很多人片面地以为,加上一堆音效,再对人声加点混响,弄个飞来飞去的效果,找个音乐一衬,就是大片了,殊不知,有时候,这些东西用得太滥、太满,反倒不好,正所谓“大音希声”,用得巧妙,即使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也一样能出上乘的录音作品。

在今年的片花类作品中,在混响效果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关于混响的使用,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不是所有的语言演播,都非加混响效果不可。根据情况,混响效果在语言类节目中的使用,可以有多种用途:比如,塑造场感、区分空间层次、营造不同时空、做虚幻与现实的对比、在排比句式的文案中标识对列的句子等等。在惠州台送评的一个片花作品中,从文案上看,应该就属于那种排比句式的,那么,那么为了突出这种文辞的逻辑结构,混响效果也应该在每一句相应位置上使用,但是,这个作品中,混响使用太滥而导致文案的逻辑结构混乱、重点不突出。

 

3、广播剧

广播剧的问题较多。

一是演播上的问题。演员情绪不够投入,如《容闳》一剧,很多地方,感觉演员是在念台词,却没吃透本子。比如,有一段外国学生戏弄中国留学生的戏,容闳被人揪了辫子,摔倒后与捉弄他的外国学生起了争执,演员没有把那种突然摔倒、发现被捉弄后的情绪爆发演绎出来。这样的例子在该剧中还很多。

其次是缺乏场景概念。这是广播剧区别于其他语言类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例如《容闳》一剧,大段长混响段落,让人弄不清这是剧情需要,还是多个话筒同时使用时串音导致的空洞现象。如果是剧情需要,那又缺乏必要的环境声场塑造与背景交代,如果是话筒使用问题,建议改进录制环境、调整录音时话筒布置方案。

第三点,是音效缺乏,或者不真实。 环境音效缺失、动作音效不真实,比如,《容闳》大段大段的没任何音效,让人听不明白剧情发生在哪里,像个半成品;《最后任务》中的脚步不真实,感觉上是在用一个脚步效果素材乱贴,根本没有跟着剧情去做音效,听起来,无论大人、孩子、家里、街道上,所有的脚步都是这个声。

通常,脚步类的音效,是要根据场地、人员、剧情、甚至情绪来做的,一个讲究的广播剧的脚步声,是能听出角色穿的什么鞋子,走在什么材质的地面上,是上楼还是下楼的。另外,效果声的声像宽度也要留意,《最后任务》一剧中对讲机声像宽度过大,感觉不像手里拿的,倒像是一个大音箱。

配乐。不能有效烘托情绪、营造气氛。可参考片花类作品点评中有关配乐的观点。

在广播剧类作品中,《少年孙中山》是本届参评作品中质量较高的一个,效果声细腻、真实、表达准确,其中有数段场景的脚步声,可以听出是雨天泥水地、草地、土路、天帝庙室内的不同场景,细致入微;演播生动、自然;配乐情绪到位,由于是原创音乐,取材中山咸水歌的曲调,既有岭南特色,又有儿童剧的氛围;总体电平控制较好。该作品,也是本届作品中语言大类的一等奖作品。

 

4、音乐类

今年的评比,对于音乐类作品,我们又细分了实况和录音室类,尽管这样分也很难准确区分音乐作品的制作手段。

在实况类音乐作品中,我们发现,话筒使用上的问题较为常见,比如,由于拾音距离太近,导致音色变异,或者由于话筒型号选择不当、制式使用不当,导致声像过宽、局部反相或有梳状滤波后的音色失真。

例如《巴赫奏鸣曲》中钢琴音色失真,大提琴中高频缺失,估计就是由于采用了近距离布放话筒,使得话筒不能有效覆盖整件乐器,而只拾取了乐器局部的声音,因而造成一定声染色,一架三角钢琴听起来像是电钢琴。像三角钢琴这样的大型乐器,通常不建议使用超近距离拾音,尤其是录制巴洛克时代、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到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

在实况类作品中,还有一个问题,也算是话筒使用不当造成的,例如《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中大提琴声像宽度过大,怀疑是话筒制式不当或拾音方式不当导致的。

实况作品中,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话筒使用不当造成的,例如《蓝色多瑙河》,感觉前排的一提干巴,而后面铜管、木管显得暗、哑、闷,说明要不是主立体声话筒型号不对,要不就是距离问题,或者在主话筒之外加了补点话筒,却没有对补点话筒与主立体声话筒进行比例调整,另外,补点话筒拾音距离近,导致乐队层次感不好、融合感差、群感差。

当然,还有乐队质量差的问题,不过,这个不是录音技术问题,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在录音室类音乐作品中,最大问题一是电平过大,二是混响使用不当。

电平问题,前面说了,这里不再重复。我们着重说说混响偏长偏大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录音室类分轨录音的通病。因为这一大类音乐作品,完全是靠后期加人工混响来重新塑造一个声场的,如果混响使用不当,或者对混响概念的理解不当,就会产生问题。

这类作品,一听就知道,制作者意图通过加大混响、长混响,来塑造乐器的距离感,营造一种遥远、空旷的意境,或者近似乐队后排感觉的推后感,但是,仅仅是混响加大、加长了,该乐器的电平却没有相应减小,结果就产生了一种声场空间颠倒混乱的感觉,比如《牧歌天上来》中的某些打击乐铃鼓等乐器。

这里又提到混响的使用,与前面片花制作里的混响的作用是有一些区别的。在音乐类作品中,混响更多地是被用来塑造空间感,调整乐器与乐器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过,要塑造乐器的推后感、距离感,不仅靠加混响,还要配合电平比例、EQ、延时、激励器等多种手段。

第三个问题,是歌唱类作品中音乐与人声融合感差,一种可能是用了伴奏带,而伴奏带与人声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混响,导致人声、伴奏两张皮,如《小城大事》,还有一种可能,也是对混响概念的认识与控制问题。

在录音室音乐作品中,也发现了一些音色失真的问题,推究起来,一种可能是话筒使用距离近造成的,一种可能是后期效果使用导致的问题,如《梦之园-花瓣雨》中的吉他。

今年作品中也有质量不错的,如《长笛协奏曲》整体电平控制较好,声音颗粒感好,空间感真实、细腻,乐器宽度准确,音色真实,是本届作品中音乐大类的一等奖作品,值得同行学习。

 

明年,我们广东录音师协会将继续努力,组织好录音质量评比,并不断完善评比工作上的一些细节,力求把评比活动做得更好,服务全体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