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一年一度的音响器材展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我和娄炜、甄钊、杨青青一行四人从各地来到羊城参观展览。期间,与何邦经几次聚会,看来他精神不错。回到深圳后,还在微群里聊过几次。今年元月25日早上,突然接到北京来的电话,说老何(我们平时都亲切地称何邦经为老何)走了。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傻乎乎地问道他去哪儿了?对方说过世了。我根本不相信,简直是胡说,刚刚从广州一起聚会几次好好儿的,怎么可能?是不是搞错了?后来收到广东广播电视台李广宙的微信通知和广录协副秘书长刘晓欢的短信,才知道这是真的。一时,就像晴天霹雳,半天转不过弯来。后来,看到我们环绕声群内很多群友也都纷纷表示不能接受老何去世的现实。
回忆起来,无论是以往几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节目声音质量奖评审活动、学会声音委员会学术讨论、参观BIRTV和CCBN展览、学会声委会南沙会议,还是中国录音师协会在广州的会议、在广东电视台的节目评审,还有《音响亚洲》活动,以及两届国际环绕声务实研讨会等等,老何始终是我们影视声音工作者的老师和朋友。以致我们每当谈论广东时,都会提到老何;不管什么原因抵达广州时,都要给老何打个电话什么的。而老何总是热情地自费宴请我们这些外地来客,尽地主之谊。这次到广州参加广录协第六届音响技术高端论坛,出了火车东站,我又掏出手机要给老何打电话。拨号时突然醒悟过来,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由于老何对环绕声录音的执着、对作品的认真,以及对推动我国电视节目环绕声的贡献,给几位环绕声国际大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包括泽口真生(Mick Sawaguchi)先生和深田晃(Akira Fukada)先生在内的几位大师,对老何的去世表示了遗憾。泽口先生在留言中表示愿何邦经先生在天国安详,并祈祷。
要说认识何邦经,还是30多年前的事,我从北京调到深圳不久。那时深圳电视台刚起步,所以我们经常去老大哥单位广东电视台取经学习。老何作为广东电视台音响科的负责人,接待过我们。1987年11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举行了第一届影视声音质量评比活动,广东电视台送审的《雾失楼台》,不仅声音质量上力压群芳,而且还有立体声声轨。当时评审没有考虑立体声的审听设备,只好借助监看用20寸JVC电视机的立体声音频输入来试听效果。因为电视机小,评委只好一个个轮着到跟前聆听。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广东电视台敢于创新,这与何邦经的敬业精神分不开的。
后来,香港97回归,广东电视台要向香港电视机构回传广州方面庆祝活动的现场。当时,香港无线和亚视都已经开始了双声道丽音的播出。如果,香港电视观众收看回归庆典的香港部分是立体声的,而广州庆典部分却是单声道的,这将有损我国大陆电视事业的形象。然而,在何邦经的坚持下,得到广东电视台领导的支持,实现了我国首次往境外传送电视立体声,为我们的电视事业争了光。因此说,电视立体声并不是满足什么音频人员的私欲,而是为祖国争光的大事。
进入21世纪,电视声音也进入了环绕声时代。正值我国争取到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之际,高清和环绕声是国际转播必须的条件。因此,我国电视行业也出现了空前热烈的学习高清电视摄制和环绕声制作的热潮。何邦经领导下的广东电视台音响科其实早已开始了音乐会现场环绕声的录制,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的卡门、布兰诗歌等等音乐会,都是环绕声制作的。我记得当广东电视台的环绕声节目送学会声音奖评审时,声委会还没制定环绕声的评审条件,现场也没有设置5.1环绕声的审听设备。广东电视台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
尽管各种环绕声研讨会不断举行,但是音频工作者感觉这些研讨会只是介绍设备,没有触及环绕声制作的实际经验。另外,我们这里分散进行的环绕声制作,水平究竟与国际水平相差多远,没有结论。我与何邦经等环绕声先行者们研究之后,决定在广东电视台举办一次国际性的环绕声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当时还在NHK任职的泽口真生先生,并在杜比公司的支持下请来了杜比公司欧洲顾问Andrea Borgato先生。泽口先生建议这个研讨会以“务实”为目标,所以定名为《国际环绕声务实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打破了以往老外在台上讲,我们在底下听的填鸭式学习方式。而是不分主讲还是听众,都在一个平面上平等讨论,甚至有的席地而坐。这样的研讨会从来就没有过,可是效果非常好。当时,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山东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以及东道主广东电视台都在研讨会上演示了自己制作的环绕声节目。在演示之后,得到泽口先生和Andrea先生的好评。这给我们在座的同行树立了榜样、建立了信心。何邦经又一次为我国电视声音事业做出了贡献。
此后,广东电视台在环绕声制作方面不断深入,推陈出新。我记得何邦经说过一句话:“今后环绕声是录音师的基本功”。的确,国际上是如此,而国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值得欣慰的是,曾经在何邦经领导下的广东电视台音响科,如今人才辈出,曾经是科里小年轻的同事,有的成了业务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现在肩负重任,面临着比过去严峻得多的全方位挑战,但是,他们能胜任,能知难而进,能适应新时期的变革。他们继承了何邦经的敬业精神,把广东以至全国的电视声音水平不断推向新高峰。
下面借此篇幅发布几张何邦经参与电视声音学术活动的照片,以资纪念。
图1 何邦经(左)、时任声委会主任朱慰中(中)和山东电视台杨青青(右)在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委会座谈会上
图2 在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委会会议上讲话
图3 在香港唐楼录音公司参观
图4 内地录音专家团访问香港唐楼录音公司,何邦经、陈奇楠、李琪、娄炜和李小沛(左二起顺次),讲解者为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柱石先生
图5 2004年《音响亚洲》录音节目评委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厅合影,左六是何邦经、左二是李大康和右一是娄炜
图6 2004年《音响亚洲》录音节目审听中,中为何邦经,右前为娄炜
图7 何邦经(中)与泽口先生(左一)、Andrea先生(左二)在广东电视台进行的第一届环绕声务实研讨会上
图8 何邦经(右二)在2006年山东电视台举行的第二届环绕声务实研讨会上
图9 2006年济南,第二届国际环绕声务实研讨会上,何邦经与泽口先生(右)
图10 2006年济南,第二届环绕声务实研讨会上,何邦经与深田先生(右)
图11 何邦经(中)、广录协副秘书长刘晓欢(右)和笔者(左)在南昆山举行的学术龙环绕声现场录音制作研讨会上
图12 何邦经(左三)、刘晓欢(右二)、娄炜(右三)和笔者(左二)与香港科讯技术交流公司董事长伍建辉先生(中)、许珊(左一)等在南昆山录音现场合影
图13 何邦经(中)和浙江电视台朱惠民(左)及福建电视台夏文芳(右)在央视演播厅
图14 何邦经(左三)在重庆与影视学会声委会部分委员合影
图15 何邦经在广东录音师协会筹备会议上发言
图16 何邦经(左)主持专业音响高端论坛,冯总(右)准备主讲。
图17 2015年广州南沙,何邦经(左二)在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向资深会员颁发《声委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证书和奖牌的仪式上
【全文完】
2016年3月5日完稿。